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抗逆力提升的经验分享

发布者:槐荫区吴家堡街道社工站                   点击数:257                   发布时间: 2024-03-25

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及流动“家庭化”趋势的加强,流动儿童数量逐渐增多,因成长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迁移或缺损,社会支持网络薄弱,面临安全自护、家庭教育、城市适应等各项问题。自2005年起,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街道列入新的城镇发展规划,辖区33个村有16个村被陆续拆迁,回迁后随着地区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选择在此居住。基于前期走访调研得知流动家庭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家庭亲子陪伴质量差,家庭抗逆力不强。而抗逆力是人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能够理性做出正确选择和介入策略的能力,是每个儿童与生俱来的等待被激发的特质。同时,也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儿童主动应对困难、逆境的一种能力,是支撑儿童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基于此,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以下简称:吴家堡街道社工站)在吾家少年行——儿童社区服务项目下开展了“康城‘不倒翁’”抗逆力成长小组,旨在促进亲子有效沟通,提升家庭亲密度,增强家庭抗逆力。社工结合日常实践内容做以下几点经验分享:

一、分层次介入提升服务成效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成长与其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二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也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时既要关注人,又要关注环境。因此,社工站主要从两个层面介入服务内容。第一,儿童个人层面,以组织专业活动、提升抗逆力为主,开展“你好,小伙伴”、“重新认识我自己”、“和挫折做朋友”、“做情绪的主人”等活动,帮助儿童深入了解自己,发掘自身优势、潜能,积极乐观看待、正视挫折,合理宣泄负面情绪,并通过组员间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不断增强儿童自身抗逆力。第二,儿童家庭层面,以增进亲子陪伴、巩固抗逆力为主,开展“圆桌会议”、“手工减压坊”,学习科学教养方式和技巧,舒缓日常工作和生活压力;开展亲子营活动,提高亲子互动频次,增进亲子关系,拓宽朋辈群体支持网络的同时不断增强家庭抗逆力。社工通过不同层面的介入,对流动家庭亲子关系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家站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产生“1+1>2”的服务效果的同时,也使儿童在小组活动结束后继续保持现有服务成效。

 

“亲子营”合影留念

二、及时鼓励赋予前进动力

“儿童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鼓励教育比打击教育更利于儿童成长发展。”在小组活动中,为提高儿童应对逆境的能力,社工设置不少挫折情境,例如,“进化论”游戏中多次处于“蛋”进化至“鸡”却很难进化至“凤凰”的过程、“纵横天下”中三组家庭很难在轨道交界处配合成功使球掉落至桶内……面对反复的失败,儿童很容易形成挫败感,以致对小组预期目标和服务成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活动过程中社工需要密切关注儿童行为、言语等,例如,活动前期向儿童提前告知某环节存在一定的难度,活动过程中及时肯定儿童已取得的进步、发现儿童出现消极情绪时给予眼神鼓励和行为支持等等,通过互动分享、情绪调节、行为演练等形式,客观对待过往挫折、体会成功经验,形成积极的自我信念,从而构建、提升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增强抗逆力。

 

社工讲解“进化论”游戏规则

三、培养角色意识增强主动性

优势视角聚焦于服务对象的优势,关注社工与服务对象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相互协作,而不是社工作为专家角色主导干预活动。干预任务应是协助服务对象发现和增强他们潜在的能力,从而在逆境中获得成长与发展。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的基本信念之一,自然也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主题之一。基于小组中儿童性格不一特点,社工站结合儿童自身优势为其设置多种角色任务,培养角色意识的同时促使其在参与实践中发挥主动性、提升抗逆力。例如,“小小指挥员”角色,负责统筹协调、协助组员相互配合,确保任务顺利完成;“规则解说员”角色,负责协助社工讲解说明游戏规则、活动流程等;“纪律监督员”角色,负责活动期间纪律维持等等,在儿童活动参与过程中逐渐增强角色意识,锻炼自主解决能力,同时也激发其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行动和社会参与的能力。

 

“小小指挥员”指挥参赛家庭完成挑战

专业化是社会工作发展的生命线,服务对象的成长与转变也是衡量社工服务成效的标尺之一。小组工作提供一个安全、支持性和包容性的环境,为流动儿童及家庭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促使其在小组中互相学习和互助,共同面对困境和挑战,从而不断提高亲子陪伴质量,增强家庭抗逆力。下一步,吴家堡街道社工站将继续用心用情用爱做好儿童服务,整合家庭、学校、社区等多方资源,通过多层次干预手法,为其提供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支持,共同推动关爱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

 

 

槐荫区吴家堡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叶妍君、丰苗


发文单位 : 济南槐荫积成社区社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