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之声,唱响幸福——老年人合唱兴趣小组案例

发布者:天桥区制锦市街道社工站                   点击数:37                   发布时间: 2025-04-29

一、案例背景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社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许多老年人退休后生活单调,存在社交圈子狭窄、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等问题。社区社工在前期走访调研中发现,不少老年人对唱歌怀有浓厚兴趣,但缺乏专业指导和交流平台,基于此,社工决定开展老年人合唱兴趣小组,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其社会参与感与归属感。

二、理论依据

1. 社会支持理论:强调通过建立和强化社会支持网络,为个体提供情感、物质等多方面的支持。合唱兴趣小组为老年人搭建了社交平台,使其在小组活动中获得来自同伴和社工的支持,拓展社会关系网络 。

2. 活动理论:该理论认为老年人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合唱活动作为一种积极的社会参与形式,有助于老年人延缓身心衰老,提升生活满意度。

三、服务对象分析

本次合唱兴趣小组共招募12名成员,年龄在62 - 75岁之间,均为社区内退休居民。他们大多性格开朗,对唱歌充满热情,但音乐基础参差不齐,部分老人不识乐谱,缺乏合唱技巧;部分老人因长期脱离集体活动,存在一定的社交羞涩心理;此外,老人们时间安排存在差异,协调活动时间有一定难度。

四、服务目标

1. 短期目标:帮助老年人掌握基础的合唱技巧和乐理知识,提升演唱水平;促进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初步建立良好的小组关系。

2. 长期目标: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其社会交往能力和自信心;形成稳定的老年人合唱团体,为社区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五、服务计划与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 

1. 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了解社区老年人对合唱活动的兴趣、期望和需求,确定小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2. 招募成员:通过社区公告、社区微信群、入户宣传等途径招募小组成员,并对报名者进行简单的沟通和筛选,确保成员有参与合唱活动的意愿和时间。

3. 资源整合:邀请专业的音乐老师作为小组指导老师;协调社区活动中心作为小组活动场地;准备好音响、乐谱等活动所需物资。

(二)实施阶段

1. 第一节:破冰起航,初识合唱

◦ 活动内容:社工进行自我介绍,说明小组的目标、活动安排和规则。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分享自己与唱歌的故事。音乐老师介绍合唱的基本知识和学习合唱的意义,激发成员的学习兴趣。

◦ 活动效果:成员们逐渐消除了陌生感,对合唱小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步建立了小组的氛围。

2. 第二节 - 第四节:基础学习,提升技能

◦ 活动内容:音乐老师从最基础的发声练习、呼吸方法入手,逐步教授成员识谱、音准、节奏等知识。社工鼓励成员积极练习,互相帮助,分享学习心得。每次课程结束后,布置简单的课后练习任务,并在小组微信群中进行打卡分享。

◦ 活动效果:成员们的音乐基础得到了一定提升,小组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3. 第五节 - 第七节:合唱排练,默契配合

◦ 活动内容:音乐老师选择一些简单且适合老年人演唱的合唱曲目,如《夕阳红》《茉莉花》等,进行合唱排练。在排练过程中,指导成员注意声部配合、情感表达等方面。社工关注成员的情绪变化,及时解决成员之间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 活动效果:成员们的合唱水平显著提高,小组的默契度不断增强,对团队合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 第八节:成果展示,收获喜悦

◦ 活动内容:组织小组成员在社区广场进行合唱成果展示,邀请社区居民前来观看。表演结束后,开展小组总结会,成员们分享参与合唱小组的感受和收获,社工对成员们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表扬,颁发纪念品,鼓励成员继续保持对合唱的热爱。

◦ 活动效果:成员们通过展示获得了成就感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了对小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六、服务评估

1. 过程评估: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社工通过观察、记录成员的参与度、互动情况以及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例如,根据成员对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延长或缩短相关教学时间;针对成员之间出现的小矛盾,及时进行调解,确保小组活动顺利进行。

2. 结果评估

◦ 目标达成情况:通过小组活动,成员们掌握了基础的合唱技巧和乐理知识,合唱水平明显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技能提升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社交圈子得到拓展,增强了社会交往能力和自信心,长期目标也得以实现。

◦ 成员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成员对合唱小组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和服务质量非常满意,纷纷表示希望继续参加类似的活动。

◦ 社会影响:合唱小组的成果展示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吸引了更多老年人关注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对促进社区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专业反思

在本次老年人合唱兴趣小组服务中,社工充分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和活动理论,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交和学习平台,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活动时间的安排上,虽然尽量协调了大多数成员的时间,但仍有个别成员因时间冲突参与度不够;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成员,针对性的指导还可以更加深入。在今后的工作中,社工将更加注重细节,提前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工作,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方案,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

   


发文单位 : 济南市天桥区天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